【2016立委選舉】李根政參選宣言

李根政參選聲明

我出生成長於一個邊埵的小島──金門,家中務農,父母親在貧瘠的土地裡生養了九個小孩,我排行第八,因戰亂及醫療資源不足,損失了二個孩子,現存七個。從青少年時代起,我的人生夢想是當一個藝術家,在從事教職的同時,也努力創作著。1993年我從老家移居到台灣,隨後參與了催生柴山自然公園運動,受到高雄市民社會的啟蒙,從此參與了認識台灣、守護台灣的社會運動。

因為柴山的經驗,1998年我和一群伙伴在教師組織中倡議社會關懷,創辦了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2007年我辭去教職,創辦了地球公民協會,之後轉型為基金會,擔任執行長至今;2013年我擔任了綠黨的共同召集人,成了一個倡議從社會運動前進政治的工作者。以上是我平凡的生命中三個轉折。

二十多年來,我和台灣各地不同階層的人民、弱勢者從事愛鄉護土的環境運動。

我一直認為:環境運動是一種為「家」奮鬥的強烈意識,是從土地而生的台灣主體運動,也是跨越地域、國家的普世價值,更是終極的人道關懷,因為它指向世代正義,而非只有當下。

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滋養我們的土地是文化、社會、經濟的根。如果人民能夠認識到台灣超過二百萬年的自然史、五大殖民政權史、土地開發史、工業化歷史,對於腳下的土地、生界報以更高的關注,將可以讓不同黨派、族群、世代的人相互理解與對話,讓彼此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這也是我的老師──生態學家陳玉峰教授帶給台灣社會最重要的啟蒙。

另一方面,在社會運動中,看到台灣的草根智慧以及真正的進步力量,深刻體會草根民主的重要。

我從柴山自然公園催生運動,看到民間社會如何用二十年的時間,迫使政府實現了這個訴求──這代表保守政府落後台灣公民社會的距離;從美濃反水庫運動看到一群人從青年努力到中年,在傳統客家農村、文化找到運動的能量,為農村注入進步的視野和活力,樹立起新的社區典範;從後勁25年來堅定反五輕運動,看到傳統宗教信仰所發揮的正面力量,以及從傳統社區長出來的草根民主,如何連接到反抗運動與現代的選舉。

這是我深刻的南方經驗,所有的反抗和倡議都是為了守護先祖留下的土地,讓後代子孫能夠在這塊土地上安身立命,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念,並非全然的特例,而是全台灣許許多多守護家園人們的寫照。試問,若不是貢寮人堅定的反核四,加上NGO團體年年組織成千上萬人不斷走上街頭,如何迫使執政者讓步──核四封存;若不是環保人士和各地的響應,國光石化會停止開發嗎?若不是勞工、婦女、性別、司法改革、土地正義、原住民權益運動者的努力,台灣如何建立起各種進步的法案和政策,並成為民主化運動的草根基礎?

我一直覺得,這才是台灣真正的希望、資產和穩定社會的力量。

而這些人們在政治上的代表是誰?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是2014年抗爭中最流行的話語。但是,當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2016幾乎註定失去執政權之後,我們要如何面對民進黨的重新執政?也許,抗議馬英九執政的印記還很新鮮,但我不會忘記在民進黨八年執政的抗爭經驗。

當民進黨執政時推出「新十大建設」,意味著是向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致敬,裡面有爭議極大的蘇花高、吉洋人工湖;而「大溫暖大投資」,則以犧牲土地、環境和勞動條件的方式吸引台商回流,台灣因此流失了數千公頃的台糖土地;BOT政策、台塑煉鋼廠、國光石化、中科三、四期等,也都幾乎是向財團輸誠靠攏的政策。近年來民進黨在野,真正為土地和弱勢人民發聲的立委卻越來越少,幾乎完全失去一個進步反對黨的角色。整體而言,就國家發展路線,民進黨是一個「財團化的本土政黨」,和國民黨許多的政策是超乎尋常的一致。

如果國、民兩黨都不是真正好的政治選擇,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在國會中,當二大黨主張:環保管制要鬆綁、增加高污染高耗能產業、把農地變更為工廠的時候,要有反對黨捍衛我們賴以為維生的家園、山林土地,呼吸的權利,乾淨的水。

當他們聯手說要把公共資產和服務導向私有化、市場化的時候,要有反對黨主張強化「公共服務」,教育、水資源、公有資產與珍貴的自然資源不該私有化。

當他們聯手降低勞動水準,推動彈性工時、更多派遣工的時候,要有反對黨說,人民要的是提高工資、降低工時、改善勞動環境、禁止派遣。

當他們說,加入TPP、兩岸服貿、貨貿、亞投行,聲稱加速全球貿易自由化可以促進經濟成長時,要有反對黨指出自由貿易付出的代價,主張經濟在地化,要求在地採購、技術轉移在地優先,保護在地產業和市場。

當他們以尋求社會共識為由,遲遲不肯移除對性別、族群岐視,檢討或建立相關法案的時候,要有立場堅定的政黨,堅定的捍衛社會平等的價值。

這樣的反對黨,是當前國會中最缺少的政治力。

而這樣的政治力必需結合始終走在保守體制前方的社會力,這是我加入綠黨,竭力促成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的原因。

十幾年來,為了捍衛台灣的山林大地,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常常出入國會,貼進權力中心與之近身肉搏,讓我深刻體會到,台灣需要有堅定價值理想,捍衛弱勢者、土地、後代子孫的政黨和國會議員。

而這二年間,面對中共以經促統,國民黨執意推動和中國的政治整合,我不時回溯自己生命的銘印,感受無辜人民淪為國共權力鬥爭或分贓犧牲品的無奈,以及國家迫切的危機。更在參與反服貿運動到318占領國會運動,看到國家改造的全面視野。

由於老家深受國共戰亂、戒嚴超過40年之苦,深刻感受「和平、民主、人權」的重要性,更加深信一個主權獨立的台灣,一個公平、民主、正義的體制,環境永續的經濟路線,才是人民堅強的靠山,可以代代相傳、安身立命的基礎。而推動轉型正義,重構一個多元史觀的真實教育,是當務之急。

這是2013年我決定要投入政治改革運動的動力。

我的名字叫──李根政,依父親生前解釋兄弟們的命名意義,這名字確實是與期望孩子從政有關。我不懂,一個在貧瘠的黃沙、紅土中耕田,歷經日本占領、國共戰禍的老農夫,為何有此想法。遺憾的是已沒有機會當面了解。

事實上,從青少年時代開始,我一直把藝術創作視為畢生志業,即使三十歲以後從事環境運動,仍然迴避「參政」這個選項,直到國家危機日深,才突破了這個心裡障礙,直視出生以來的政治銘印。

「政治」在台灣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可能是危險的、爭議的、骯髒的,但政治影響了每一個人,我們無法不去面對它。而我深信,取得政治權力並非目的,不管是社會運動或是參政,都是要讓土地和人民更美好。

這是根政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堅持。

這麼多年來,根政能夠一路走到今天,要深深感謝所有一路給我支持、啟發、激勵,出錢又出力的團體、長輩、伙伴,是因為你們的支持,才讓我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走在這一條路上。

感謝地球公民基金會支持我的參選,我將遵循實踐「提升人民環境意識並採取行動,善盡地球公民之職責」的宗旨。

感謝綠黨、社會民主黨的共同推薦,我將致力於實現二黨的核心價值,守護環境永續、社會公平,捍衛民主與國家主權。

更要感謝二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母親的生命歷程給我堅毅刻苦的典範,而我珍愛的伴侶怡賢老師,則是支持我的最大力量。

這不是當選感言,因為選舉才剛開始,我們需要至少百萬票,才能把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優秀的同志送進國會,組成黨團,開啟政治新局。

許多人對選舉「柱仔腳」感覺是負面的,但從草根民主的角度,我們應該努力串連起:全國各地為國家社會找出路、愛鄉愛土的人們,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為了家庭、下一代,在各行各業辛勤工作的人們,建立起正面、公益取向的新椿腳,打造台灣的新政治。

誠徵百萬新椿腳,我們需要各位一起參與國家改造,感謝大家!

 

李根政檔案

經歷

國小教師

台灣生態學創會秘書長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高雄市第三屆空污委員

環保署第六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

綠黨共同召集人

 

參與

倡議教師的社會關懷行動

守護山林(如:搶救棲蘭檜木林行動)

關注工業污染(包括台塑仁武廠、日月光、中油汙染)

南臺灣廢核行動

反黑箱服貿與民主運動

推動「高雄市環境政策白皮書」

討論/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