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從瑞典大選看台灣綠黨政治發展

向「左」走!從瑞典大選看台灣綠黨政治發展

文: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所助理教授、瑞典隆德大學社會學博士、台灣綠黨政策顧問

如果瑞典左翼與右翼選舉結果差距不大,那麼反對外國人的瑞典民主黨就會成為「關鍵少數」,左右瑞典的政策。這樣的狀況讓瑞典人擔心,因為種族歧視的政黨是沒人想跟它合作的政黨,卻會被它牽制。

與瑞典狀況不同的是,綠黨在台灣是一個有進步理念的政黨。如果兩大黨選舉結果差距不大,那麼綠黨這類小黨就有可能成為「關鍵少數」,一方面改變向財團傾斜的政治生態,另方面當兩大黨要尋求小黨支持時,就必須向綠黨的堅持做出讓步,而讓台灣有可能朝著較好的方向前進。


在歷經八年(2006-2014)的右翼政府執政後,2014大選左翼政府重新執政。然而,這樣的選舉結果並沒有讓「希望變天」(支持左翼)的瑞典選民開心,因為瑞典的極右排外政黨(瑞典民主黨)在本次贏得12.86%的選票,成為瑞典的第三大黨。

表一:兩次大選各政黨得票率
biao_.png

瑞典的選制
瑞典的選舉制度為比例代表制,只要得到超過4%的選票,政黨就依其得到的選票比例分配國會及地方議會席次(後來右翼政黨改為一票投黨,一票投人,因此不能像過去直接依政黨提名之排序,送候選人進國會,有時被黨排在較後面的候選人有可能因較多人投他/她而能進入國會)。在選舉制度中,比例代表制最能呈現多元的狀態—試想:如果一個政黨的提名名單只找住在斯德哥爾摩這種大都會的白人中產異性戀男性,它能得到眾多選票嗎?因此,政黨在提名時多半會兼顧性別、種族、階級、地區的差異,以爭取各方選民認同。

比例代表制也最有利小黨。由於只要過4%的門檻即可得到席次,因此,小黨也有生存空間。例如瑞典小黨都只維持在5-8%的得票率,卻能在國會得到席次,並且常和大黨共組聯合政府執政。

1_xiao_dang_wen_xuan__0.jpg

圖一:瑞典小黨的文宣。由左至右分別是:女性主義行動先鋒(簡稱FI)「爭取一席之地」(同時雙關女人應搶下更多空間,以及國會與議會席次);瑞典共產黨「人的價值不是市場價值」;瑞典南部斯堪那黨的「停止移民!」(身為在瑞典的外國人,看了十分害怕!)

表二:本次大選各政黨國會席次
biao_er_.png

同時,比例代表制比的是政黨政策,候選人只需得到黨提名在候選名單,不需財力雄厚才能參選。例如在2010年市議會選舉中,我有位博士班朋友就在左派黨的候選名單上(只是她的順位較後面,因此最後沒有輪到她進議會)。而這次國會議員最年輕的1993年生,才21歲!此外,由於瑞典自許為性別較平等的國家,長年在政壇上的政黨都宣稱自己是女性主義政黨,所以各黨提名及入國會的女性比例也成為關注焦點。例如9月23日瑞典最大報頭版即為「本屆女性國會議員席次再減」的報導:本屆女性國會議員有152位(較2010年少了5位),佔國會席次43.5%;其中左派黨有最多的女性國會議員(12/21,佔57%),而排外的瑞典民主黨女性國會議員最少(11/49,只有22%)。

瑞典政黨圖像與選後情勢
瑞典政黨有清楚的階級屬性,但在近卅年來則出現左翼政黨向中間靠攏,而讓選民有「左右兩大黨都差不多」的印象。如圖二所示,如果左翼到右翼是個光譜,左翼的有左派黨(原為共產黨,後改名為左派黨;但瑞典仍有共產黨)、社民黨及綠黨;右翼的有自由黨、中間黨(原為農民黨)、基民黨及溫和黨。之前右翼執政八年即為溫和黨黨魁擔任總理,聯合右翼四黨共同執政。而瑞典民主黨則不被列入左翼或右翼,因其政黨理念主要為排外,而被瑞典政治學者歸類於「威權」的政黨—即該政黨強調集權式的決策與強人領導。

圖二:瑞典政黨屬性圖

2_rui_dian_zheng_dang_.jpg
資料來源:取自瑞典新聞節目,陳郁琦製圖
http://www.svt.se/nyheter/vetenskap/mediestrategi-bakom-nationalistvag

瑞典民主黨是在1990年代初就成立的排外政黨,當西歐、北歐各國陸續出現排外政黨在地方或國會贏得席次時,瑞典總自豪尚未有排外政黨入主國會。但在2010年有一半的市議會都有瑞典民主黨的席次,以及該黨開始進入國會後,瑞典人就無法再如此自豪。這次瑞典民主黨成為瑞典第三大黨,更成為社民黨在籌組聯合政府時的最大難題。因為此次大選結果,左翼三黨獲159席國會席次、右翼四黨獲141席、但瑞典民主黨有49席!因此,如果左右兩翼政黨無法合作,反而會讓瑞典民主黨成為決定瑞典政治的關鍵少數。

在選後社民黨主席(同時也是接下來的瑞典總理)Stefan Löfven試圖想找右翼偏中間的自由黨與中間黨合組聯合政府,但這兩黨堅持右翼不加稅的立場,認為難以與社民黨共同執政而決定留在反對黨的位置;但左派黨則認為目前情勢下,社民黨必然與右翼政黨有諸多妥協而無法堅持左派理念,因此也拒絕加入左翼聯合政府。因此目前瑞典政府以社民黨及綠黨兩黨聯合執政(只佔國會40%的席次),總理Löfven積極與其它六黨協商,希望年底的預算能獲得通過。他堅持不與瑞典民主黨合作,也期待左右政黨能為了國家共同合作。

瑞典選舉分析
左翼最大黨社民黨是長年瑞典執政的政黨,也是奠基瑞典社會福利國家的重要政黨。然而前兩屆瑞典社民黨的失利,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從1990年代就開始「向右轉」,將瑞典社會福利國家重要的福利服務「私有化」(亦即將部分福利服務轉由民間營利機構經營),而2006年右翼政府執政後,則更加速私有化的腳步。

八年右翼執政下來,減稅與縮減社福政策讓瑞典貧富差距變大。根據瑞典統計顯示,減稅的結果得利最多的是斯德哥爾摩最有錢的一區,亦即,減稅只對有錢人有利,不利於所得重分配及社會公平正義。另外,右翼政府所發放的教育券讓人可以越區就讀,此政策讓瑞典學校內的同質性變高(學生為來自同一階級或族群背景)、但學校間的表現差距變大(亦即不若以往每個學校學生表現都一樣好,而開始有好校或壞校之分)。

而社會福利私有化的結果,並不像新自由主義聲稱的,能讓福利服務更有效率或因市場競爭、人民有選擇權而品質提昇。例如瑞典老人照顧服務有越來越多比例成為私人經營的照顧公司提供,卻發現其聲稱的「品質」只是更多紙上作業與報表,卻未反映在實質的照顧上。因此,本次大選左派黨的選舉口號就是「不賣」(not for sale)—「未來不賣」、「福利不賣」、「左派黨不賣」,強烈反對私有化的走向,並堅持社會主義團結、平等的理想。然而,當左翼政黨也開始使用新自由主義的語言、當「競爭」、「個人主義」已經成為許多選民相信的意識型態時,左派黨清楚的社會主義堅持反而沒有贏得更多選票。

雖然青年失業、學校、社會福利等議題成為本屆大選辯論焦點,但左右兩翼政黨並沒有太清楚的政策區隔。例如,所有政黨都在談「要有更多工作機會」、「改善醫療」、「改善學校」,有時乍看選舉廣告,還真難區分是左翼或右翼政黨。又例如,綠黨和中間黨都強調要增加公共運輸,所以兩黨的差異大概只有右翼中間黨拒絕徵收環境稅。

3_lu_dang_yu_zuo_pai_dang__0.jpg

圖三:綠黨的「溫暖政治」與左派黨的「不賣」文宣

 

左右兩翼政黨面貌模糊的結果,讓許多對政治失望的選民轉向有清楚訴求的瑞典民主黨—該黨認為是移民「吃垮了瑞典社會福利、增加治安預算」而造成瑞典社會問題。亦即,移民成為最簡單的歸咎對象,也就成為瑞典複雜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彷彿只要趕走移民,社會福利國家面臨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此外,一位左派黨朋友妮塔也提到,錯誤的政策讓弱勢族群互相排擠—例如,有些地方因為缺少工作機會、當地居民待不下來而出外謀生,結果政府就安排移民到這類人口變少的小鎮住下來並給予補助,此舉當然會讓小鎮居民心生不滿,認為「為什麼移民可以接受補助留在我原本該留在的地方?」她認為,政府也應該投注資源讓小地方居民得以在本地安居,而非讓小地方居民有相對剝奪感。對於西歐、北歐排外政黨的崛起,許多後殖民學者也從種族歧視、反伊斯蘭及社福國家在新自由主義影響下所面對的難題來分析,在此就不深入探討。

瑞典選舉對台灣的啟示:台灣綠黨的進步性
由於身為綠黨黨員,當然十分關注瑞典綠黨的政策。當我在瑞典第二大城的廣場時,發現綠黨的小攤位仍相當吸引人—它有著綠屋頂、腳踏車,助選員還會不時把腳踏車騎出去亮相。然而,仔細看瑞典綠黨的政見,就顯得相對「無力」—它的口號是「瑞典變冷了,該讓政治溫暖些」。其主要選舉文宣提到「瑞典變冷」的現象包括族群隔閣與種族主義增加、男女經濟差異仍存。因此政府應為人民及環境負責,讓瑞典成為一個適合所有人的好國度,需要有溫暖的政治與新政府。主要政策包括全球暖化議題—要讓政治溫暖,而非氣候;瑞典需要新工作(綠能、節能建築等新工作);所有學校都應該變好。

整體而言,它仍然符合綠黨的核心價值,如公平正義、永續、尊重多樣性。但是,它所提的族群、性別、環境、工作機會等議題都是瑞典各黨會提到的,並不特別。此外,在瑞典的政治光譜上,瑞典綠黨其實是左翼偏中間(先前右翼溫和黨要組聯合政府時,唯一考慮的左翼政黨就是瑞典綠黨),因此,瑞典綠黨很少基進地質疑發展主義思唯,常落入個人式的「生活方式改變」或較無爭議的「興建大眾運輸」。當我和瑞典朋友提及台灣綠黨在之前太陽花學運、反核運動、反徵地運動的努力時,她們還說:相較之下瑞典綠黨實在太「個人主義」了。

 

4_lu_dang_tan_wei__1.jpg

圖四:綠黨的宣傳攤位

和瑞典綠黨不同的是,由於台灣的兩大黨都是向財團傾斜的政黨,因此台灣綠黨是目前政黨中唯一清楚提出「紅綠結盟」(結合環境與勞工議題及社會運動力量);質疑不利環境永續、只讓既得利益者得利的發展主義;並堅持「彩虹政治」—支持性別、族群平權與多樣性的政黨。

清楚的政黨理念與負責的政黨政治
其次,當我在看這三屆的瑞典選舉,更意識到清楚政黨取向及有政治理想與願景的重要性,因為瑞典社民黨的選舉失利即在於其喪失左翼的理想與堅持。在我看來,台灣至今還沒有成熟的民主政黨政治。怎麼說呢?一個成熟的民主政黨政治,應該是政黨有清楚的政治願景、政策改革方向,然後選民依政黨政策做為投票依據。執政黨應該履行其政治承諾,如果沒有履行承諾或選民認為其政策結果不理想,就應該換黨執政。但我發現在台灣選舉時,似乎沒有好好辯論政策的空間;而政治人物明明完全沒有兌現其政治承諾,居然可以繼續連任。又因為我們是選「人」為主,但候選人卻往往沒有清楚的政見,以致我們一方面無法接受「黨意凌架民意」的一人專政,但選民又難以要個別政治人物對人民直接負責。到最後變成選民只有在選前被捧上天、在投票當天看似民主,但之後卻無從參與及監督,而政黨或政治人物也不用承擔任何政治責任。

與台灣不同的,瑞典的政治人物會因為使用公務信用卡刷了一條瑞士三角巧克力,就黯然下台而且等到十幾年後才有再復出的機會;瑞典總理會因為一位老人在照顧機構沒得到好的照顧,而被國家電視台深度新聞找去詢問;瑞典政黨則會因為人民不滿其施政結果,而無法再連任。

此外,我在瑞典的政黨與政治人物身上,仍然可以看到懷抱政治願景及實踐政治理念的可能性。例如,在1930年代,瑞典社民黨黨魁及當時的總理Per Albin,就清楚揭示「人民之家」的理想,一方面想轉化以工人起家的社民黨成為「全民」的政黨;但另方面也可以看到之後在社民黨的長期執政下,果然逐步實踐普及社會福利的理念。又例如,我女兒出生的城市—瑞典第三大城馬爾摩,過去是個以造船業為主的工業城。但在社民黨市長Ilmar Reepalu的理念下,致力讓馬爾摩轉化為一個「公園城市」—它的夏日免費藝文活動就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公園舉行、規劃通暢的腳踏車道與好用的網路單車地圖(可以清楚標示由A點B點最便捷的單車路線)鼓勵市民騎乘單車、並讓原本污染的海港區成為綠建築所在。

這次瑞典左派黨的口號,讓我想起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我們所喊出來的「國家不賣」、「民主不賣」、「未來不賣」。現今台灣許多政客常不知道我們最需要的是發展對環境與所有公民都友善的在地產業,更不知道我們要珍惜維護的是台灣的民主、人權、公平正義、自然環境與土地。台灣還沒有左派黨,但我們有堅持六大核心理念—社會正義、永續、生態智慧、和平非暴力、尊重多樣性、參與式民主的綠黨。

關鍵少數
現今台灣綠黨努力能在地方紮根,期待能在年底的地方選舉及2016國會大選時進入政壇,成為關鍵少數,改變政治。

當我在瑞典時,曾如此向我的八歲女兒解釋「關鍵少數」—如果瑞典左翼與右翼選舉結果差距不大,那麼反對外國人的瑞典民主黨就會成為「關鍵少數」,左右瑞典的政策。這樣的狀況讓瑞典人擔心,因為種族歧視的政黨是沒人想跟它合作的政黨,卻會被它牽制。

與瑞典狀況不同的是,綠黨在台灣是一個有進步理念的政黨。如果兩大黨選舉結果差距不大,那麼綠黨這類小黨就有可能成為「關鍵少數」,一方面改變向財團傾斜的政治生態,另方面當兩大黨要尋求小黨支持時,就必須向綠黨的堅持做出讓步,而讓台灣有可能朝著較好的方向前進。

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讓有理想的政治人物、有理念的政黨進入政壇改變台灣政治。以往,我們總認為政治是骯髒的,但其實是我們任由不好的人把政治搞壞了。也許有人對政治冷漠,認為選誰都一樣爛,但是上半年強大的社會運動以來,讓原本對台灣政治不抱希望的民眾重新燃起希望。

之前在我訪談一些從來沒參加社運(或是三年才參加一次反核遊行)的媽媽們,她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不想再被藍綠綁架」。她們說,以前也許會考慮是否支持綠黨會浪費了這張選票,而含淚投比較不爛的一方,但經過太陽花學運,她們認為不應再含淚投票。她們說:「我們必須支持有理念的人與政黨進入政治,才能發生改變」。在年底的地方選舉中,很遺憾我們的政黨票只在國會選舉層次,尚未在地方選舉出現。推動有利小黨與多元的比例代表制是重要的選制改革,但在還沒改變之前,我們該怎麼辦呢?

以我自己而言,我所在的選區沒有綠黨市議員候選人,但我會仔細檢視選區內所有候選人的政見(而非只有「幸福」、「服務」之類的口號而全無政策)、並支持從社會運動長出來的第三勢力候選人。此外,我也已經固定排出一些時段,帶著女兒一起投入綠黨的助選工作;之前我捐出年終獎金給綠黨,接下來我還要捐出一個月可支配所得給高雄綠黨候選人。如果我們想要一個不一樣的選舉模式,就應該讓有理念的候選人真的感受到她/他背後公民的力量,不論是金錢上的捐助或是人力上的支援。如果我們想要實質的民主,就應該積極關心政策,並且在選舉時選出對的人、挺好的政黨。

 

參考資料:

瑞典政府網頁http://www.riksdagen.se/

瑞典1900年代以來政府史http://www.regeringen.se/sb/d/2460/a/14591

2010選舉結果http://www.val.se/val/val2010/slutresultat/R/rike/index.html

2014選舉結果http://www.val.se/val/val2014/slutresultat/R/rike/index.html

瑞典女性國會人數報導http://www.dn.se/nyheter/politik/antalet-kvinnor-i-
riksdagen-fortsatter-minska/

延伸閱讀:

楊佳羚《台灣女生 瑞典樂活》第四篇<眾人之事,女人來管>;第七篇<居住

在瑞典>

巷口社會學<以政治意志堅持非賣品的人生>http://twstreetcorner.org/

2014/04/19/yangchialing/

巷口社會學<不同育兒論述的競逐>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12/23/yangchiling/

 

討論/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