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觀察——傳統兩黨輪替模式的衰落

作者:宋治德(前香港職工盟組織幹事,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歐洲倫理研究與教學中心」碩士畢業,現為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法國選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束,結果為中間偏右的獨立參選人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極右派的國民陣線的雷朋(Marine Le Pen)進入第二輪投票,根據法國內政部最終計票結果兩人得票分別為23.75%和21.53%;而傳統右派共和黨參選人費雍(Francois Fillon)得票率為19.91%,至於選舉前幾週民望突然飆升甚至有機會打入第二輪投票的左翼參選人(被主流媒體冠以「極左」稱呼,但其實根本不是,之後文章再談梅蘭雄現象)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則為19.64%。梅蘭雄這次雖然未竟全功,但比起他上屆得票率11%,今屆取得重大突破,更大幅拋離代表社會黨的參選人哈蒙(Benoît Hamon)6%得票率三倍之多。第二輪投票將在5月7日舉行。

第一輪投票的結果,其實並不意外。因為據選前的各項民調,基本亦顯示馬克宏和雷朋最大機會進入第二輪投票。不過,踏入4月,當左翼的梅蘭雄民望突然急速攀升而顯示他也有機會進入二輪投票時,使到不少支持他的工會、左翼團體和社運分子都充滿憧憬(當然包括筆者在內),與此同時馬克宏的民調有所回落,令到選舉形勢頓時變得波譎雲詭。

這裡首先討論的問題,這次進入總統選舉二輪投票的兩位參選人,首次出現的情況為兩人均不屬於主導法國政治版圖的傳統兩大政黨——共和黨(前身「人民運動聯盟」UMP)和社會黨(甚至也有機會的梅蘭雄亦基本以個人身份而刻意淡化背後的支持政黨),當中原因為何?

 

傳統右派的內鬥不止

這個問題,本身涉及歐盟集團過法幾年來面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而引發社會矛盾這個的背景去理解(有關這個背景的詳細脈絡,參考綠黨此前刊載的譯文),這個危機除了為極端右翼勢力提供了土壤外,而令到普羅民眾對傳統菁英政治產生厭惡,統治集團內部出現分裂危機。這現象不止在法國、亦發生在歐洲的其他國家。

這裡想談是法國兩大政黨自身的內部問題。法國右派主要政治勢力共和黨近年出現了嚴重的內部危機。共和黨前身是「人民運動聯盟」(UMP),自從薩柯齊五年前因為在任期間大力推行新自由主義的緊縮政策(台灣主流媒體將austerity譯為「撙節」,但它在中國古語裡是褒義詞,與浪費相反的節約意思,但英文或法文austerity的實際意涵較為貶義,亦不止是「節約」的意思)加劇了社會矛盾而導致最終掉失政權之後,黨內一直努力尋求另一位有力重奪總統寶座的代表人物。但到2012年底,共和黨內的不同派系在推選黨主席的過程裡,出現了嚴重的內鬨,由屬於薩柯齊派的費雍與前主席柯貝(Jean-François Copé)為爭逐黨主席的鬥爭異常激烈,雙方勢成水火,兩人都互不承認對方得勝而同時宣告自己勝出主席選舉,結果出現了兩個「主席」的鬧劇,元氣大傷。

經過不斷重新整合並且改了名字為共和黨,並於去年底首次推出讓所有公民都可登記參與投票的「初選」(élection primaire)(或稱「黨內預選」),選出代表共和黨的總統參選人。在第二輪投票,費雍完勝了老牌右派政治人物朱佩(Alain Marie Juppé)。費雍素以「無可指責」(irréprochable)而自居,民望高企,選舉工程一切順利,照此形勢發展,共和黨有機會贏回總統寶座。誰知政治諷刺報章《鴨鳴報》(Le Canard enchaîné),於今年1月揭發費雍曾經為妻子和兩個兒子申報的工作屬於「虛假職位」(Emploi fictif)的醜聞後,費雍聲望便江河日下。

費雍「空餉門」醜聞越演越烈而遭司法單位立案調查之際,黨內要求改換其他參選人出選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甚至提議B計畫由「初選」落敗的朱佩代表出選。不過,費雍對於黨內要求自行棄選的聲音從一開始便以強硬態度回應,堅持繼續出選,不作任何退讓。這樣導致黨內一些派系代表開始退出助選工程。面對這個困境,費雍改為發動黨外的保守力量為自己助選,包括反同性婚姻的「常識」(sens commun)運動[1]和意識形態屬於極右的週刊《當前價值》(Valeurs Actuelles[2],並於3月5日在巴黎發動支持自己的大型集會,將自己塑造為被司法迫害,任何想要它退選的要求都視為「政變」,以向黨內反對自己的聲音施壓。當然,費雍本身屬於黨內的大派系,黨內領導對於費雍的「厚臉皮」基本拿他沒法。但是,這亦嚴重影響了共和黨的團結,這次事件的糾纏不休,令到失望共和黨的支持者,其中保守力量會改為支持雷朋,而原本支持朱佩一派較為偏右中間的則流向馬克宏。

費雍在選舉結束,知道大勢已去後,是第一位公開呼籲其選民在第二輪投票支持馬克宏的參選人,或者預料共和黨的前景暗淡,好為自己之後的政治前途鋪路,或為自己要面對的司法訴訟尋求保護傘。

 

社會黨的沒落

至於社會黨的衰落則是另一個故事,而且比共和黨更為嚴重。上屆總統選舉,人民不滿薩柯齊的緊縮政策,將希望寄託在社會黨的奧朗德,希望能夠帶來轉變,結果不但沒有改善失業和社會不平等的問題,甚至更為嚴重。奧朗德的政策更是延續薩柯齊的新自由主義的緊縮政策,還變本加厲,薩柯齊不敢做他敢做,包括下修《勞動法》(可見此前綠黨的有關文章《法國2016年反修改勞動法的鬥爭》),這舉動激怒了工會(如CGT和SUD)而發起大罷工,學生發動占領運動,以及令到傳統社會黨基層支持者極為失望。

結果,社會黨的黨內預選,右派的瓦爾(也是下修《勞動法》的主要旗手)敗給了黨內立場算是更接近傳統社會民主派的哈蒙。哈蒙曾出任奧朗德內閣的教育部長,因為與奧朗德、瓦爾的政見不合而最後辭職。社會黨內支持哈蒙的力量,大多來自黨內年輕的基層黨員。這次哈蒙的當選,基本反映一種對社會黨過去幾年急速右傾政策的抗議和求變,可惜的是,一切為時已晚。不過,這裡值得指出的是哈蒙的政綱,當中倡議每人每月平均750歐元的《全民基本收入》(revenu universel),是對於社會財富重分配的進步政策。

因為立場靠左的哈蒙明顯不是社會黨上層領導的屬意對象,尤其是總統奧朗德,所以在他的競選工程之中,大部分社會黨的現任政府官員或元老都與哈蒙保持距離,甚至作出拖其後腿的小動作。例如,瓦爾在輸了黨內提名選舉後,已經主動向對手馬克宏大送秋波,公開支持馬克宏,與哈蒙大唱反調;黨內一些現屆政府官員或元老,公開發表挺馬克宏的言論,其中有社會黨前巴黎市長德拉諾埃(Bertrand Delanöé)和現任國防部長德里安(Jean Yves Le Drian)。

社會黨現時內部換散且近乎四分五裂,其黨人為了在6月便舉行國會選舉有足夠的當選機會,應該在5月7日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前,很大機會進一步向馬克宏靠攏,並商談合作的可能(當然共和黨人也有這樣做的可能)。還有,不能忽視的是要瓦爾也會另組新黨參選,那樣勢必進一步淘空社會黨的基礎。

 


[1]「常識」運動,因應社會黨政府為同性婚姻立法於2013年成立。宗旨反對同性婚姻和維護傳統家庭價值。該運動屬於共和黨的外圍組織。

[2]《當前價值》創立於1966年的週刊,以巴黎為基地,編採立場屬於自由保守主義(Libéral-conrvatisme)。

 

 

討論/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