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策白皮書】公平稅制:讓稅收制度發揮社會公平的重要作用!

  • 公平稅制:讓稅收制度發揮社會公平的重要作用!

稅賦制度是一個政府施政的根本。一方面,政府能夠透過公平的稅制來減緩貧富差距,進行重新分配,重建社會福利,並提供重要且高品質的公共服務,建立全國人民共同的生活。另一方面,如何分配及運用稅賦收入,更是可以清楚的辨別出每個政黨對於台灣這片土地不同的承諾與付出。

從過去台灣的稅賦狀況來看,稅課收入根本上入不敷出,政府幾乎每年都需仰賴高額公債彌平歲入不足。然而,過去執政的兩大黨,並沒有積極的籌措財源或健全租稅制度,財政赤字已經日益嚴重,兩大黨卻爭相施行各項租稅減免措施,對高資本利得者大舉減稅,侵蝕稅基,債留子孫。

綠黨認為,一個好的稅收制度將發揮社會公平和生態永續的重要作用。因此,綠黨主張我們需要更公平的稅制,來帶給我們更完整公共服務、保障最基本的人權、達到更公平、永續的社會!


‧ 稅制必須更公平

台灣近幾十年來的財政結構脆弱,幾乎年年財政幾乎入不敷出,從81年度至104年度之間,僅有五年(87-88;95-97)期間歲入大於歲出,其他十九年皆負債,尤其在近五年間(100-104),財政缺口更加擴大!

 

目前台灣稅賦制度的幾個問題包括:

1、台灣租稅負擔率過低 ─ 根據2013年的財政部的統計顯示,台灣租稅負擔率僅有12.6%,遠比鄰近國家的韓國、日本來得低。租稅負擔低,就難以有足夠的財源讓國家提供根本、基礎及有品質的公共服務,更遑論難以維持財政的健康及永續。

 

2、受薪者課稅比重比企業、財團高 ─ 台灣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最高5%所得與最低5%所得差距拉大,所得分配不均現象惡化。主因除了企業或財團的經營者獲利所得與一般受薪階級所得差距過大之外,當前稅制更是對財團鬆綁,對受薪階級嚴苛,加速貧富差距惡化。根據中研院研究,台灣企業的租稅負擔率在過去十年多維持在2%-3.5%之間,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17%)與日、韓等亞洲鄰國相比,也明顯偏低,也低於OECD在2015年調查34個國家平均23.16%。

 

此外,1998年起,台灣實施將個人的綜合所得稅與法人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合一的制度。此一兩稅合一制度實施,更是造成了個人股東可扣抵稅額大增,且股利所得明顯集中於富有階級,從財政統計通報資料顯示,按應納稅額之所得結構分析,適用 40%稅率者之應納稅額以來自股利所得持分 886 億元最多,較 99 年度大幅增加26.0%。

 

課稅的根本,是讓政府有財源提供公共服務與設施。然而,在這塊土地上,生產者與消費者所從事的經濟行動並不相同,因此,所使用的公共服務與設施也有所差異。例如,台灣政府常會為了企業或財團劃設工業區,並協助建置汙染防治或提供其他服務,但生產者(財團、企業)並未因此付出相對應的成本。因此,兩稅合一對於經濟活動並不一致的自然人與法人並不公平,生產者應負擔其營利事業所得稅後,將稅後盈餘分配給股東,再進行個人(自然人)綜合所得稅之課稅。

 

3、企業、產業等不合理的租稅減免,造成稅基流失 ─ 兩大黨執政的台灣,一昧追求全球化與傳統GDP經濟發展;同時,為了吸引外資,更是不斷的鬆綁國內法規、競相對財團及企業減稅,導致稅基大幅流失。根據財政部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從2001年至2014年,包含產業創新條例、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值條例所減免的稅額,每年都高達一千億元以上,幾乎等同於每年財政赤字的缺口。

 

4、土地及房屋淪為投資標的,租稅負擔及持有成本嚴重偏低 ─ 台灣以房屋評定現值作為稅基課稅,交易房屋的獲利被嚴重低估。各地方政府對於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課稅以1.2%為下限,其資本利得課稅成效嚴重不彰。投資報酬高,土地及房屋持有成本卻極低,導致土地及房屋淪為投資標的,本該為基本人權的居住權淪為空談。

 

5、當前稅制難以促成環境及生態永續 ─ 透過稅收能夠改變消費模式或生產模式,進一步促進生態永續。當前我國油電價格的調整並無將外部成本納入考量。然而,能源使用過程中有其外部性,基於基於使用者成本、汙染者付費原則及能源安全等因素,應開徵能源稅及建立綠色稅制,再用其投入於發展環境友善產業,促進環境永續。

 

台灣綠黨主張:

  • 廢除兩稅合一。
  • 提高營利事業所得稅至20%-25%之間。
  • 逐步廢除消費稅,改採生態稅
  • 全面檢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產業創新條例等租稅減免政策,獎勵環境友善之綠色產業。
  • 房屋稅與地價稅整合為一,其交易所得應實價課稅。
  • 非自用住宅房屋稅應調高並採差別稅率,非自用住宅以較高稅率打擊投機炒作。
  • 提高遺贈稅,並採累計課稅,防止特權階級財富與權力的積累。
  • 制定能源稅及綠色稅制,促進環境永續。

 

討論/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