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黨農鄉「尋寶之旅」 訪苗栗灣寶愛鄉自救會與洪箱

11月中旬,台灣西海岸吹起冷冽的東北季風時,綠黨共同召集人李根政與中執委嵐水來到「風頭水尾」的苗栗後龍灣寶,拜訪三年前與在地鄉親們成功擋下「後龍科學園區」土地徵收的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箱,和灣寶愛鄉自救會陳幸雄會長。

 

(攝影:胡慕情)

 

這天一行人來訪時,洪箱大姐正在田裡忙著採收金時地瓜,趕著明天出貨給主婦聯盟合作社。自小也在金門農村長大的李根政,原本也想脫鞋子踩進田裡,因為灣寶的農村景致以及同樣是旱田的地瓜、花生等作物,和金門出奇的像,讓他直想起老家。洪箱說,她小時候阿公也種過高粱,那時候都種給牛吃的。陳會長說,灣寶在民國六十三年重劃以前都是旱作,旱作的農家對土地的情感很深,從改良砂質土壤讓荒地變良田、取水、闢農路,對田地下很多工夫,所以聽到土地徵收實在難以接受。會長夫人笑著說:「當時,這個女人(洪箱)半夜睡不著爬起來哭,這個男人(會長)睡不著在屋外走來走去。」同樣在桃園大溪以自然農法務農的嵐水,以及自小幫家裡人工除草沒用過耕耘機的李根政,也深切感受這份人與土地的情感。

 

說到一生中兩次遇上土地徵收,洪箱率直地說:「我們有的土地不多,就是只有一點點,才要跟他拼了!」他們憶著抗爭期間,官員來灣寶舉辦地方說明會時,他們故意把椅子都收起來,不給官員椅子坐:「官員是來這裡聽我們說話,哪有讓他們坐在上面的道理!」不過想起丈夫張木村在第二次反抗土地徵收的過程中焦慮到得憂鬱症,爽朗的洪箱仍不免面露憂傷,但又隨即堅毅地說:「我們唯一可以和政商對抗的,就是人品和意志。」此外,灣寶鄉親最令人懷念的,還有每次在營建署外抗爭現場準備的灣寶在地農產美食,有蘿蔔糕、地瓜湯、紅龜粿,每次都不一樣,都是會長夫人召集村裡媽媽們凌晨起床準備的。李根政也提到2009年他來灣寶時,當時在畫家洪江波家與陳會長、洪箱等人聚會,當天即預感這場抗爭會贏,因為他感受到在地的反對意志是如此團結。

 

陳幸雄針對這幾年遍地烽火的土地徵收案,忿忿不平地表示:「最大的問題就是『分配』和『參與』,我們一開始也是分配到墳墓地,為什麼都不給民眾參與?好的分配給財團,不好的分配給人民!」他進一步說明,人民不是反對政府土地徵收,但如果是妥善規劃、完整民眾參與的公益性與必要性的徵收,還是可以讓政府更順利推動政策。

 

聊到苗栗的地方政治生態,曾經誤打誤撞當過一任鎮代表的洪箱說:「我四年只進過一次鎮長室。」她說自己是「阻礙發展」的人,沒辦法和那些人相處。至於地方選舉文化,農村辦桌吃炒米粉是常事,送錢還會放在菜籃裡。洪箱笑說,她自己那次選舉很幸運,不知道誰提議去廟前「向天公發誓選舉不買票」,要不然她就玩完了。「外面人都說灣寶人歹鬥陣」她自嘲卻也自滿的說,灣寶人選舉不會去吃辦桌,不會受那些步數影響。李根政問道,台灣這種地方政治生態有可能改變嗎?洪箱嘆說,除非縣長換人做,整個地方樁腳結構才會重新洗牌。

 

李根政等人更進一步請益,像綠黨這樣靠理念又沒資源的小黨,如何在地方樁腳結構突圍?洪箱說:「理想很好,但是理想要怎麼推展出去更重要。」建議先不急著拼縣議員,越沒地方經營基礎,越要從基層做起,可以鼓勵年輕人回家鄉選里長、鄉代表,一步步廣結善緣人脈,日後奠定基礎再選縣議員。

 

(攝影:胡慕情)

 

這一趟赴灣寶「尋寶之旅」收穫滿滿,除了社運夥伴互相打氣鼓勵與真摯的建議之外,臨別前洪箱還不停地搬出地瓜、芥藍菜,以及珍藏的一甕一甕陳年菜脯,要讓我們帶回去。走進農鄉,滿滿的在地鄉土人情,才是台灣的珍寶,才是真正的看見台灣。

 

討論/回應